close

  熊丙奇
  評論眼:在筆者看來,這些措施無法治理擇校熱難題,還可能滋生新的問題。治理擇校熱,必須在增加教育投入,轉變資源配置模式上下工夫,而不僅僅是對現有資源的整合。名校集團的思路是,通過建名校集團,可以擴大名校的輻射面,帶動原來的非名校發展,但必須註意的是,這隻是對非名校的貼牌,正如一所學校之內也有重點班、慢班一樣,如果名校集團沒有起到整體提高集團內學校辦學質量的效果,集團內的擇校還會存在,只不過更隱蔽。
  據媒體報道,繼去年全市首個名校教育集團育才教育集團成立後,近日,越秀區教育局宣佈整合廣州市培正中學、越秀區東山培正小學以及越秀區煙墩路幼兒園,掛牌成立培正教育集團,將打造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十五年一貫制辦學模式。據透露,今年集團內部小升初已試點對口直升,明年名額還將增多,為體現教育均衡化,今後直升名額有望向其他小學分配。
  近年來,建名校集團以及實行九年(小學、初中)、十二年(小學、初中、高中)、十五年(幼兒園、小學、初中、高中)一貫制,是不少地方治理擇校熱,推出的措施。但在筆者看來,這些措施無法治理擇校熱難題,還可能滋生新的問題。治理擇校熱,必須在增加教育投入,轉變資源配置模式上下工夫,而不僅僅是對現有資源的整合。
  名校集團的思路是,通過建名校集團,可以擴大名校的輻射面,帶動原來的非名校發展,但必須註意的是,這隻是對非名校的貼牌,正如一所學校之內也有重點班、慢班一樣,如果名校集團沒有起到整體提高集團內學校辦學質量的效果,集團內的擇校還會存在,只不過更隱蔽。
  而推進一貫制,則想把學生從幼升小、小升初、中考中解放出來,可這存在諸多問題。首先,如果實行一貫制的學校,都是當地最好的學校,這會加劇不均衡,家長為讓孩子進入,會在幼兒入園時擠破腦袋,而在幼升小、小升初時,非本校學生會想辦法進來,這隻減少了本校學生的擇校焦慮,而非本校學生更覺不公平。家長會質疑,為何集團內學生就可直升,而其他學生卻機會不均等。而如果名校集團一家獨大,這將嚴重影響當地的教育生態,正如超級中學的存在,堵死其他學校的發展空間。
  其次,就是為促進公平,一貫制學校為強弱搭配,只要不均衡情況存在,家長在小學和初中階段,還會做出選擇。更嚴重的問題是,一貫制的學校組合,行政色彩很濃,可能不是來自學校內部的自主決定,而是行政在撮合,學校只是通過升學環節銜接起來。
  再次,各階段辦學有不同的要求,此前,我國根據義務教育、非義務教育,小學、初中教育的不同,推進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的分離(即高中和初中分離),小學和初中的分離,雖然分離也有問題,比如初中在很多地方成為短板和瓶頸,但這是改革的方向,現在考慮到小升初、中考的問題,又開始融合,包括重新建完中,以及發動重點高中建初中,這給人的感覺就是折騰。
 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,政府部門應該多做實質性改革。筆者一直認為,根治擇校熱,關鍵在政府放權。一方面,應該剝離政府部門的撥款主導權,應成立地方教育撥款委員會,負責教育預算,並監督政府落實,如此,才能確保政府履行撥款責任,同時轉變撥款方式,從錦上添花、錦標主義撥款模式,轉向以生均成本撥款,註重政府的公平責任。
  另一方面,應建立社區教育委員會,由政府部門官員、立法機構成員、校長、教師代表、家長代表、社區居民代表共同組成,負責社區教育戰略決策。像公辦學校拆分、合併、調整這類事務,都必須由社區教育委員會民主決策,而不能由政府單方面拍板。政府主導決策的結果是,我國各地都曾出現一哄而上的撤點並校,以及眼下的名校集團建設。
  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指出,重大教育戰略決策,必須充分聽取民意,那麼,建名校集團聽過所有居民的意見了沒?回應了老百姓的關切沒有?過去多年來,很多地方教育決策,都不顧老百姓的意見強推,以至於出現嚴重後遺症,這對教育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,也難辦出讓老百姓滿意的教育。
  (作者為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)  (原標題:名校集團難以解決擇校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hfvnctsaxv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